闲人闲语

Copyright@闲人闲语 StorytellerBlog

2010年8月20日星期五

大家姐

小小姐越来越美丽了,果然是女大十八变。
平时我很少提起小小姐,


想起来真是有点偏心。

今天,就来为她写篇文章吧。





再过三个月,

小小姐就满两岁。

在家她排行最小,

或许她知道我们都疼她,

所以,在家她总是学小表妹的动作,

目的是向我们撒娇吧。





她老早就已经会自己握奶瓶了,

最近,却不要自己握,

还学小表妹在地上爬着走,

更离谱的是近来她要我抱在手上喂她喝奶。

总之,就是把自己当成小贝贝(baby)就是了,

唉,真拿她没办法!

惟有随她咯。





有谁会料到她在外婆家却是个“大家姐”。

外婆说她会帮忙照顾小表妹,

比如说:

当外婆要去“方便”时,

就会交代小小姐看住小表妹,

要是小表妹爬高或是有危险时,

她就会马上大声叫喊外婆,

这样外婆就会赶快冲出来。





还有,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喂小表妹喝水,

更好笑的是每当她自己哭时,

她会自己拿手巾出来抹眼泪,

然后,顺便也帮没哭的表妹抹眼泪。

(可爱吧!)





平时她会自己照顾自己,

还听得懂很多大人们的指示。

只要外婆告诉她外婆有很多家务要做,

要她自己睡觉,

她就会乖乖的自己睡觉,

不吵闹,好让外婆可以安心地做家务。





但是,在家就有如另外一个人似的,

整天粘住我,

连睡觉也要我陪,

陪她睡觉不打紧,

最要命的是陪了两个小时她都不肯入睡,

最后惟有让贝爸让她入睡。





她都这么大了,半夜还会吵着要喝奶,

睡到半夜要起身冲泡牛奶真的很累,

为了她,不管有多累我都乐意起身冲奶,

但是,让我生气的是冲好奶后她又不肯喝,

总是,哭哭闹闹好一阵子才愿意喝,

有时一晚还喝上两次,真头痛!

唉!都怪我宠坏她!

2010年8月16日星期一

开心的眼泪

话说“双亲节”当天,


大小姐向我行了三跪九叩礼,

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动得哭了起来,

我却没有哭,不是没感动,

而是,大小姐的坏历史顶多才四年,

而我的付出也仅有四年,

所以,没他们那么触心,

但,心里还是感动的。

在此我要感谢主办单位的贴心安排。

(不说或许你不知,

主办单位还贴心地把灯光调暗,

好让父母可以安心的哭,

不怕被大家看到他们的哭相。)





我发现到随着孩子的年龄越年长,

父母流的眼泪就越多,

我想,或许是这些话,

平时绝对不会出自自己孩子的口中。

(今天算是赚到了,

不管是否自愿,

或许是被逼的,

因为是在没有选择的机会下念出来的,

但是,父母都照单全收。)





孩子的忏悔文句句深烙在父母的心中,

只因每一句话都是父母所期望听到的,

是父母要孩子们体谅和明白的道理。





也许孩子老早就懂,

碍于面子问题才没说出口,

随着年龄的增长,

就越不会向父母认错,

更羞于向父母说声“我爱你”,

尤其是我们华人的思想比较保守,

孩子日渐长大想和他们来个拥抱比登天还难。





庆幸的是,

直到目前大小姐还会给我爱的拥抱,

还会跟我说“妈咪,我爱你,我喜欢你。”

(当然啦!目前她还小嘛,

不知长大后还会不会这样说?)

2010年7月15日星期四

行三跪九叩礼

庆祝“双亲节”那天,


大小姐向我行了三跪九叩大礼,

这是主办单位的压轴节目,

也是今天的重头戏。





当时,父母被分成两排,

坐在椅子上,

而儿女们则个自排列在自己父母跟前,

面向着父母,

然后,跪在地上跟随着教育主任一句一句的念,

接着,在教育主任引导之下一一跪拜。





虽然,忏悔词是教育主任准备的,

但是,一句一句地从自己孩子口中念出来,

另有一番滋味。





忏悔词的内容大概是说:



(第一跪)

(为感恩而跪)

“感恩爸爸妈妈,生我,养我,给以我生命,

更感恩您对我的细心呵护,

作为孩子的我,仅在今天,

借此机会向您磕三个头。”

(三叩头)





(第二跪)

(为忏悔而跪)

“打从我初生的那一刻起,

我就带给爸爸妈妈无限的烦恼,

因为在生活中,

总是那么的顽皮,不听话,

十分的让爸爸妈妈操心。

无论是在家庭,在学校,或者是在外面,

您总是时时刻刻为我提心吊胆。

每次都因为我的不懂事,不听话,

不谅解,令您十分懊恼。

您在外头工作已经够繁忙了,

但是,我还是不会想,整天惹您生气。

每次您开心的容貌都是因为我。

我时常顶嘴,把您的话当成耳边风。

我的倔强,我的自傲,

以为自己已经长的大了,

什么都懂了,

不再听从您的教诲,

嫌您罗嗦,

现在才知道这一切的一切,

都是我的错。

因为您的疼爱才会责备我,

请原谅我的无知。”

(三叩头)





(第三跪)

(为立志而跪)

“我会好好的读书,

并且,努力地学习圣贤的教诲,

爸爸妈妈我一定会趁我人生的每一时,

每一刻,努力地的遵从您的教育,

将来,我一定会做个对国家,

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三叩头)

(礼成,最后给自己的父母一个拥抱)





此时,是最感人的时刻,

在场的父母几乎全部都默默地掉眼泪,

一边抹眼泪,一边摖鼻涕,

孩子也一起哭了,

不知是否在为自己所犯过的过错而忏悔?

2010年7月1日星期四

谢谢你的爱

大小姐在“双亲节”所呈现的手语歌《爸妈谢谢你》。


歌词大概是这样写着:



在开心时 你亲亲我,
在伤心时 你哄哄我。




在生气时 你说说我,
在害怕时 你抱抱我。




谢谢你 爸爸妈妈,
谢谢你的 爱---,
谢谢你 朋友,
谢谢你的关怀。




谢谢你 爸爸妈妈,
谢谢你的 爱---,
谢谢你 朋友,
谢谢你的关怀。





虽然,大小姐和一群小朋友们所呈现的手语还未达到水准,

但,对于一群四,五,六岁的小朋友们来说,

能够大胆的站上台演出,

可以算是很厉害了。

(因为时间上的紧凑,没时间多练习,

要不然会表演得更好。

再加上我的录影技术不到家,

才使到画面摇摇晃晃,模模糊糊的,

看不清楚,大家就将就点吧,

下回一定会做的更好。)





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台上比手划脚的,

坐在台下的父母开心不已,

打从孩子一出场,

看到他们那可爱逗趣的样子,

台下的观众大声说,

小声笑的,

讲个不停,

笑个不完,

直到孩子下台为此。





这些小不点是赢得最多掌声的一群,

身为父母的已经感到十分的骄傲了,

孩子已是自己心目中的第一名了。

肉骨茶

                                                                                                                    

肉骨茶是我的最爱。


它是我国华人的饮食文化,

本土的口味加上中药材,

-- 热腾腾; 香喷喷的,

一端上桌,闻到它的香味,--

就不能自拔。





肉骨茶配 -- 酱油加辣椒最到味,--

肉骨或五花肉沾点酱油,

有点咸,有点辣,

把肉的味 -- 道-- 提升得恰恰好。





吃肉骨茶最好配壶中国茶,

听说中国茶可以去油腻,

这句话是否正确就无从考察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

当吃热的食物时

也得喝热的饮料,

这样牙齿,肠胃才不会受不了。





我爱吃肉骨茶连带 -- 影响-- 贝爸,

贝爸说他以前不吃的,

为了陪我,

慢慢地 --也 --越来越爱上它了,

现在他比我更爱吃了呢。





大小贝们也喜欢,

但我不让她们多吃,

它虽然美味,但很燥热,

不适合喝牛奶的小孩,

所以,近来少煮了。





如此美味的食物,

应该推广出国,

这味道很适和亚洲人的口味,

为了能让更多人有机会品尝到肉骨茶的美味,

别让日本,韩国专美,

我们也来和他们挣一杯羹吧!





(啊!忘了,我们是回教国,

“肉”的字眼不适合代表我国,

那我们就来个“鸡骨茶”或是“牛骨茶”的,

换料不换汤,应该也会一样好吃吧!)

来吧,--“鸡骨茶”--我们冲出去咯!

2010年6月28日星期一

棕色眼珠

昨天,我跟大小姐冲好凉,


正当帮她抹干头发的当儿,

她眼 -- 盯盯-- 的看着我的眼睛问:

“妈咪,你眼睛里面的那个叫什么?”

她问得如此突然,

我一时不清楚她指的是什么?

是指我眼睛里有杂物呢,

或是指我的眼珠?

于是我问:“你是说一粒圆圆的吗?”

“是的。”

“噢,这叫眼珠。”

“妈咪,为什么你眼珠是 brown colour 的?”

“我也不懂为什么。”

“妈咪,那爸爸的是什么颜色?”

“你自己去看吧!”

大小姐是一个好奇心重的人。





是的,从小我眼珠就是棕色的,

这是遗传自我爸爸,

妈妈的 --则-- 是黑色的。

(妈妈家族的血统是很纯的中国血统,

但,听妈妈说爸爸的是参了峇峇娘惹血统,

因此,爸爸与我的眼睫毛超长的,

而且,双眼皮也超厚的,

好多人为此羡慕不已,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眼睛不够大,

眼睫毛不够翘。

更可惜我不懂得好好照顾自己的眼睛,

现在变成了四只眼了。)





说到眼睛,大小贝们的超美,

只是她们自己不知道而已,

除了继承家族的美眼遗传外,

她们的眼睛更大,眼睫毛长而翘。





试过有一回我们带大小姐去逛街,

途中有一位美女和大小姐擦身而过,

突然,她又走回头低头仔细看了一下大小姐的眼睛说:

“哗!她的眼睫毛好长喔!眼睛 -- 漂亮得像洋娃娃一样 --


。”

这种赞美的话,不时都会听到。





但是,我们怀疑大多数的人,

在第一眼看到大小贝们时,

都误以为我们为她们带上“假睫毛”,

不然,怎么会那么长?

所以,大多数的人,都会再回头多望一眼。





-- 其实,-- 我们还没发神经!

才不会做那么无聊的事,

万一不小心把孩子的眼睛弄瞎了,

不是自讨苦吃吗?

目前,我们最害怕她们患上“近视眼”,

不然,那双漂亮的眼睛可要被“眼镜”给遮住了,

那时就太可惜了。

2010年6月25日星期五

爱错

今天晚上,为了赶时间,


我从楼上冲下来时,

一个不小心从楼上摔了下来,

扭伤了左脚趾和左脚跟,

左手臂也撞瘀青了,

痛死我了。





那贝爸,理都不理我,

只是没好气的问我:“死了没?”

我骂回他:“都是你啦!,

要不是你什么事都不做,

我得赶着跑下楼吗,要不是 ----- ”





在身痛与心痛之余,

还好大小姐贴心的过来扶我一把,

然后,问我那里痛,

帮我按摩,擦药,

我好感动。

(毕竟,她才四岁。)





她一边按摩一边劝我说:

“妈咪,你以后下楼梯时要小心,

慢慢走,不要急。”

还不时边按摩边问我还痛吗?

好多了吗?

还有那里痛?告诉我,我帮你按摩。

听在耳里,心里好感动,

眼泪在眼睛里打转着,

快要 -- 流 --下来了,

我强忍着不让它流下来。





她还说:“今天我也从楼上摔了下来。”

我心痛地问:“摔着了那里?那里痛?

为什么不告诉我?”

她说:“屁股!因为当时你跟妹妹冲凉,

所以没告诉你。”

我问:“还痛吗?来,我帮你按摩。”

她笑说:“现在不痛了。”





看着她,我很惭愧,

自觉EQ还不如一个四岁的小孩。

她是那么的贴心,细心,温柔,

亲切的对待我,

而我呢?

虽然我爱她,疼她,

即使,当她跌倒时我会心痛,

但我给她的却是难看的脸色

和一些难听的话。





我那张烂嘴巴,

总是说不出好话,

每当遇到这种事时,

我总会一边为她擦药,

一边破口骂她,

----走路不长眼,

平时喜欢蹦蹦跳跳,

现在好啦,摔下来了,

话该,是你自找的-----。





看来我真是个“不合格”的妈妈,

我得好好的向大小姐学习才对,

把我那不会说好话的坏习惯改掉,

以后说话要温柔些,婉转些,

再加点爱心,贴心和亲切的笑容,

免得面对着大小姐时,

无地自容-----。

2010年6月17日星期四

考试

                                坐在展现柜里的大小姐


大小姐考试了,


读了两年幼儿园,

今年终于可以考试了。





这是她第一次考试,

当我们收到考试通知书的那一刻,

一时真的有点不知所措。





我时常警惕自己

别把孩子的考试成绩看得太重要,

免得把孩子吓坏了,

毕竟,考试成绩并不代表一切啊!





说时容易,可做时难,

知道要考试,

不跟她复习嘛,

心里七上八下的,

很不安,

不知道她会不会作答。

要是跟她复习的话,

她会觉得考试很重要,

让她增加压力。





这次我竟然狠下心,

决定不跟她复习,

探视她平时上课是否有专心听课。





经过一星期的考试,

成绩终于出来了,

她考得还不赖嘛,

全是A+或A,

只有英语朗读是B,

我们都满意这样的成绩。





尤其是贝爸,

他高兴极了,

觉得大小姐很聪明。

其实,大小姐那算聪明啊,

就读幼儿园的孩子个个成绩都不会差,

只因他们脑力好,

记忆强,

学东西快,

又没烦恼,

现在的小孩个个都聪明得不得了。

但愿大小姐不要只是“小时了了”。

2010年6月16日星期三

父女@爱(三)

我前上司曾是名烟民,


香烟不离手,

家人老婆多次劝说,

他都不加理会。





直到他大女儿出世后,

为了不让女儿吸二手烟,

只好在女儿跟前不抽烟,

就这样慢慢的,

久而久之远离香烟了。





他说人总是这样,

为了挚爱怎么都愿意做,

孩子是他最大的推动力,

这就是“爱”的力量,

不可思议吧?

父女@爱(二)

2010年的父亲节
我家小妹和爸爸从小到大都不怎么合得来。


只因小妹很爱妈妈,

只要妈妈一被爸爸责骂,

她马上替妈妈出头,

总是站在妈妈那一边。





除此之外,小妹和爸爸也时常

为了一点芝麻小事而吵个不休。

妈妈最担心留他们俩人在家,

害怕他们俩人会一个不合就打起来。

(其实,从没发生过,

只是妈妈过于担心而已。)





一直以来我都误以为妹妹很讨厌爸爸,

其实不然。

她还蛮在意爸爸的感受的。

还记得,今年三月妹妹买新车时,

原本她是想买娇小型的车,

可爸爸却希望她买大辆一点的车,

他说:“大辆比较安全,比较有保障,

而且,价钱相差不大”。

但小妹却不这么认为,

为此事,他们俩还吵了一场架。





虽然,他们个持己见,

但最后,还是小妹让步了。

爸爸知道小妹决定依他的意思,

高兴极了,

除了帮小妹先付定金,

还主动请客呢。

(小妹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小妹一见到我就高兴的拉着我说:

“你知道吗?爸爸很高兴,

看到他这样高兴,我也高兴。”

这就是父女的爱。

父女@爱(一)

贝爸有轻微中风,


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很不方便,

我和亲朋戚友都劝他要多做点运动,

这样对身体会比较好,

说不定有一天脚会好起来呢!

可他总是听不进耳,

每次他都说:“你说的倒容易,生病的人又不是你!”,

我答他:“哪当然,就因为生病才更需要运动啊!”

可不管我怎么劝,

他总是不听,

哎!真拿他没办法。







古人说:“一物制一物”,

这句话倒是真的。

话说,大小姐自从有了脚车之后,

每天都吵着要踏脚车上幼儿园。

因为我要照顾小小姐,

所以,陪大小姐的任务就落在贝爸身上了。







为了大小姐,

贝爸宁愿每天陪着她走路上学,

这就是爸爸给女儿的爱,伟大吧?

惟有女儿才叫得动他。







而女儿也为了能让爸爸多做运动,

每天努力地踏脚车上幼儿园。

大小姐曾经因为累了,

不想再踏脚车了,

但是,只因我告诉过她只要她有踏脚车,

爸爸就会和她一起做运动,

不久爸爸的病就会好了,

为了爸爸她只好努力地踏下去。

2010年6月12日星期六

老人与小孩

2010年的母亲节
今年,我那中风的祖母住进了“老人院。”


我爸妈时常都有去探望他老人家,

还定时带祖母去复诊。

但是,始终讨不到祖母的欢心。





大多数的老人家都很抗拒住“老人院。”

可是,我们不确定祖母是否不愿意,

只因是姑姑说祖母要住“老人院”的。

爸爸和几位弟妹商量之后,

都一致同意让祖母去“老人院”,

毕竟是祖母自己要求的。





谁知,某一天,

当我爸妈如往常一样去探望祖母时,

祖母隔壁床的老婆婆

向我妈妈吐苦水说:“真是不懂为什么,

现在的人愿意照顾孙子都不愿意照顾老人家?”

(我想,她是话中有话的。

她是想问个明白,

为什么我妈妈情愿顾孙子,

而不顾祖母?)

我妈妈回答她说:“顾孙子的确是很辛苦,

也时常都会被气坏,

但是,也会有高兴的时候,

感觉很温馨会感动。

要是照顾老人,

情况就不一样了,

-- 只有被挨骂和责备的日子。--





尤其是我妈妈,

无论她做什么祖母总是看不顺眼,

只因妈妈不是祖母心仪的媳妇,

爸妈是自由恋爱的。





今年的农历新年,

年初三,爸爸去了大团拜不在家,

两位妹妹和妹夫载着妈妈去“老人院”

向祖母拜年,

--

可祖母竟然不愿意回礼派红包给他们!

竟管姑姑不断的劝说,祖母就是不给。

此外,祖母还预备了红包给她所喜欢的孙子,--

可惜,他们没来向她拜年,

她因此而哭了,

耍性子不吃饭。





或许,隔壁床的老婆婆误会以为

我们是她喜欢的孙子,

才会问我妈妈那句话。





通常老人都会疼内孙多于外孙的,

可我祖母却不是。

姐姐妹妹

我很怀疑牙牙学语的小孩是否能够互相沟通呢?

小小姐打从出世至今我们都叫她“妹妹”,

只因在她之上有位姐姐。(是指大小姐)

(只要有大小姐在,我们都会叫她“妹妹”,

偶尔我们也会叫她“贝贝”,

是baby的意思。)







最近,小小姐竟然把小她八个月的表妹叫成“姐姐”,

有趣的是小表妹也反过来叫小小姐“妹妹”。

我们很好奇为何她们会如此称呼对方呢?

到底是谁教她们的呢?

难不成是我们“发了疯”乱教不成?

由此可见她们是能够互相沟通的。







我们猜想准是小小姐告诉小表妹她是“妹妹”,

那小表妹理所当然就是“姐姐”了。

其实,她们也算没叫错啦,

小表妹是长女,

将来会是“姐姐”的。







妈妈说那两个“小不点”经常对话,

还说得有来有去的,

好像有内容似的。







妈妈说有一回,

小表妹闹别扭,

在自己的床上哭个不停,

当时,小小姐也在自己的床上,

他们俩彼此隔着一段距离地对话着,

一说一答的,

好有趣,

说也奇怪,

不过一会儿,

小表妹真不的哭了。
 

2010年6月3日星期四

别破坏佛教名誉

今天,我特地带大小贝去佛教会


度过“卫赛节”。

谁知,当我们去享用免费午餐时,

整间饭堂人头涌涌。





于是,我们打算等下一轮。

但,当看到菜肴全被吃光了,

只剩下白饭淋汤也就是“淋饭”时,

很多人惟有手拿着盘“淋饭”,

找到椅子的就坐着吃,

找不到的就只好站着吃。





我生怕再等下去连“淋饭”也吃完了,

只好学他们,

一手拿“淋饭”,

一手抱小贝贝,

(小贝贝怕生,不敢下来),

一心想找张椅子,

放下小贝贝,

只因手臂酸痛,

没力气了。





好不容易遇到有人吃完起身,

赶紧走过去就要放下小贝贝时,

忽然,一位中年妇女把椅子抢了过去,

我心想,你也太过份了吧?

(或许,我们是同一时间看到),

你俩手空空的,

为什么就不能让我呢?

哎!算了吧,我才不跟前辈争。





-- 皇 -- 天不负有心人,

终于,让我看到有一桌只坐了五个年轻人,

桌上有五六样菜肴和五六盘白饭,

那些年轻人只顾着讲话多过吃饭,

我走过去问:“请问这里有人坐吗?”

其中一位很快的说:“有的”。

无奈惟有再找过咯!





在我之后,也有很多人过去问,

答案都一样。

可是,他们看来不像在等人,

最后,有一个小孩走过去跟他们要椅子,

其中一个穿着校服的年轻人犹豫了一会儿,

然后,给了他椅子,

他的四个朋友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他不好意思地向朋友陪笑。

我看在眼里,

直觉告诉我他们想独占整张桌子,

不愿意和陌生人同桌。





真的,如我所料,他们吃完就走了。

这几个轻少年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对得起那四五十个站着 -- 吃的老少男女 -- 吗?





其实,我不是在“批评”他们,

而是,“请求”他们不要《破坏佛教徒的名誉》。

毕竟,今天是“卫赛节”,

是大众祈福,

行善布施和清洗身心的日子。

2010年5月27日星期四

财产

说到“财产”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和


“金钱,产业”划上等号。

也有不少人为了争夺“财产”而骨肉相残,

不顾亲情地反目成仇。

有的还闹上公堂,

让众人当笑柄,

说长道短的,

也不觉得难为情。

或许,这就是钱财的魅力之处吧!





“财产”分得不公平会引起儿女之间的公愤,

分得“财产”的儿女又未必懂得珍惜与感谢,

往往到手之后就一走了之,

只因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他们留下来的了。

钱分了,家也跟着分了,

最后,只剩下两个老古董。





“财产”除了是物资也可以是心灵比如“教育”,

我就已经分得了这类的“财产”,

“教育”没有人会和你争,

就算有,也无所谓啦,

它是不会被分薄的,

想要多少就尽管拿去吧!





我很高兴也很欣慰能接触到

《中华古典圣贤文化》,

我相信它能改变我的人生。





这就是我从爸爸手中接过来的“财产”。

我很想可以和妹妹们一起分享,

可惜没有人愿意,

或许,她们真的没时间,

不过,要是将来有一天她们需要时,

我很乐意大家一起分享。

2010年5月21日星期五

爱她,就要教她

大小姐四岁的生日礼物

话说,原本外婆是要买《电动摩多车》的,


后来,依我建议买了一架《脚踏车》给大小姐。

她可高兴了,

嚷着要自行踏脚车上学去。





为了安全起见,

我们惟有每天早上陪着他上幼儿园,

她踏脚车,我和贝爸则走路。

(简直是陪太子读书)





我们三人就这样的走了三天。

到了第四天,发觉她还是不懂得看路,

虽然,我每天都有教她,

但她还是喜欢踏在路中央,

叫她靠边踏,

不久又踏回路中央。





今天,正当我劝大小姐靠边踏时,

大小姐投诉路边地面凹凸不平会跌倒,

贝爸听后也赞成她踏出来,

反正来往的车辆不多。





这怎么行?

我劝说大路是让汽车行走的,

脚车理当靠边踏,

就算真的跌倒了,

也只是受点皮肉伤而已,

过几天就没事了。

倘若,一个不小心,

被汽车撞倒了,

那时就糟糕了。





你可知道贝爸怎么说吗?

他说:“别怕,汽车会看着你的。”

我被他气 -- 极-- 了,

万一,要是那糊涂司机没留意到呢?

谁吃亏?

当然是没有“一层铁皮”保护的我们啦!





我常说:“爱她,就要教她如何保护自己。”

别让她“任人鱼肉”,

自身的安危要自己来掌握,

何必让他人来掌控呢?

2010年5月15日星期六

你的孩子有读 《弟子规》 吗?

在我还未接触 <弟> 之前,


我还以为 <弟> 是给孩子读的呢?

因为走在街上常常会听到

妈妈们互相慰问有没让孩子读

<弟子规>?

<弟> 给与我的印象

只不过是一本 "古典经书" 而已,

现代妈妈为了让孩子早点认识字

才推孩子去读经书。





万万没想到 <弟> 是一本

从几百年前流传至今的

“中国古老家教书”,

(是古董噢!),

教的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如果能够学以致用,

他简直是一本 《万事通》。





当初,拿起经文来诵读时,

心里觉得这本书也太闷了吧?

字多不在话下,

内容又深奥,

就算读了也未必懂,

叫一个三,四岁的小孩怎么懂?

要他们怎么读?

怎么背啊?





其实,根本不必背书,

只要每天朗读一遍,

不出几个月,

自然而然的就会琅琅上口,

就像背歌词那样,

一点都不难。

(很神奇哦!大小姐也懂得背了,

虽然她还不认识字。)





孩子懂背书,

不代表懂道理哦!

所以,终结来说,

<弟> 应该是给父母读的,

家教顾名思义是由父母教育子女,

而不是让他们自己胡乱向外人学习。

应该由父母先去学习,

然后,以身作则来引导孩子,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





连自己都不懂事,

孩子又怎么会懂呢?

借镜

“17岁少年殴打母亲事件”,


就像一面镜子似的,

提醒了我,

倘若再不改掉自己的坏脾气,

将来或许会落得和她一样的下场。





一直以来,

我对大小贝贝们的道德,

品行都特别的重视,

希望将来她们能成为一位彬彬有礼,

无论去到那里都受欢迎的人。





可是,她们偏偏调皮的很,

又不懂礼貌,

完全不听教诲,

我都不知被她们气哭了多少次。





曾经,我对如何教育她们毫无对策,

于是,买了好几本

“如何教育孩子”的书来参考,

不看还好,看了更乱,

毕竟,各国都有自家的教育方法,

而且,各有千秋,

不知要跟随哪一个好?





就在这时后,幸运的我,

在爸爸的建议之下

让大小姐修读“弟子规”,

(这课程指定要父母亲和孩子一起修读,

称为“亲子共修班”),

我们母女俩一起读了一年,

还蛮见效的,

已经逐渐看到有所改善了。

真是谢天谢地,

呼!总算可以放下心头大石了。





更庆幸的是大小姐对

“弟子规”很感兴趣,

每个星期日都很乐意去上课。

(不过在前半年,每次上课之前都会先哭一场,

起初,我们误以为她不想上课,

原来她是要引起老师们的注意,

要老师过来安慰她,以便向老师撒娇。

经过对症下药后,她不再哭啦。)





就在这样的机缘下,

我接触了“弟子规”,

对我而言它简直是一本“宝典”

它可以解决世上所有的“问题”。

(无论是下至孩子,夫妻,亲朋戚友,职场,

商场,上至社会,国家等等。。。。。。。

一切奇难杂症,都可以药到病除。)

厉害吧?





别笑我说得太夸张,

倘若不信的话,

不妨你也亲身来验证一下吧。

2010年5月7日星期五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今天的一架《电动摩多车》,
能否换来明天的《一杯水》?
今天外婆付出的《关爱》,
能否换来明天的《关心》?



小时侯,爸爸,妈妈,公公,婆婆
无微不至的呵护着我们长大,
从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小草,
在一点一滴的辛劳和汗水的灌溉之下,
如今,我们已是粗枝大叶的大树了,
但是,可曾想过回报栽培之恩?
可曾用过自己那粗壮的身躯和茂盛的树叶
为他们遮风挡雨?




每个人都会有二十四孝父母,公公与婆婆,
但是,却很难找到一个二十四孝子孙。
以前,只有孩子 “孝顺” 父母,
为人父母者是 “被受孝顺”的。
现在,尊卑排次全都倒转啦,
辈分越 〈小〉 就越被 “重视”,
而辈分越 〈高〉 就越被 “忽视”。
以前,家有一老,如有 “一宝”,
现在是家有一老,如有 “一包袱”。




这年代,样样都讲求 “进化”,
孩子们也从 “二十四” 进化成 “三十六”,
这里指的是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套句广东话说:“跑得快,好世界”。




不晓得大小姐长大后,
是否还会记得外婆当年是如何的疼爱着她。
会不会也如外婆照顾她那样地奉养外婆。

2010年5月3日星期一

生日礼物

我家大小姐的生日快到了,
再过两个星期就四岁。


今年的生日礼物,
我妈妈也就是她外婆
想要送架《电动摩多车》給她。
我知道后很反对,
毕竟大小姐还小,
这份礼物也未免太过贵重了。


再说,我认为这架《电动摩多车》很不实用,
只能在家行走而已,
不适合外用,
倒不如买架《脚踏车》会比较耐用。


但是,她外婆和她爸爸却认为
我太不解人情了,
为何总是不依她的要求,
她喜欢什么,
就买什么给她好啦,
干什么要啰里啰唆的,
讨人厌!
又不是我出钱!


话不是这么说的,
这样做,
只会让大小姐不懂得珍惜身边的事与物,
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
自找上门来的不珍贵。


大小姐只不过说想要而已,
或许,再过一两天,
她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
唯独是外婆牢记在心里,
正是个二十四孝外婆。


我家大小姐呀,
她什么都想要,
什么都想买,
如果要一一的去满足她的话,
那么,我可就要----“破产”咯!

2010年4月18日星期日

大屋搬小屋


我老公常取笑我笨,
不懂得享受,
有大房子不住,
硬要搬去住小房子。


我现在住着的房子蛮大的,
虽然只是一间双层排屋,
但总面积共有两千多平方公尺,
屋子前方可以停放四辆车子,
后方还有十尺的空地。



我不喜欢住在这里,
我认为它比较像主人家,
而我只不过是它的佣人,
每天不停的为它服务,
没薪金拿也就算了,
还得每个月定时供还那昂贵的屋期。
“主人,佣人傻傻地分不清楚。”



顾名思义,双层楼,
当然不伦什么事都是双倍的,
做家务的时间是双倍,
清洁剂用双倍,
就连每月供的屋期也比较贵,
呼!累死我了。



我认为做人应该要懂得“知足”,
所谓:“知足常乐”嘛。
我们家人丁单薄,
才两个大人,两个小孩而以,
而且,小孩都还小,
用不着这么大的地方。
小房子,地方小,容易清理,
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做家务。



曾经有位兼职风水师的同事对我说过,
屋子不需要太大,
够住就已经足够了,
若是屋子太大的话,
你会变成屋子的奴才。
(迟早会被它累死。)



老公说我不懂得享受,
我才不做屋子的奴才呢!
我在想,大屋搬小屋也算是环保吧!
既然,社会正积极的提倡环保,
我也来响应一下吧!

退休


爸爸终于收到了不获续约的信。
其实,爸爸老早已过了退休年龄,
只因上司还愿意雇用,
所以,这几年来,
都是以签约方式继续工作,
每两年签一次合约。


虽然,俩老早已有心理准备,
但是,也免不了会觉得难过与不捨,
当天晚上,他们失眠了。


对一位勤劳的老人家来说,
忽然没有了工作,
难免会觉得无聊,
无所事事,
日子难过。


但是,我却认为
这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他们打从年少就出来打工赚钱,
都做了这么多年,
也该做够了吧?
该是享清福的时候了!
一个人的一生会有多少年?


提早退休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
或许我这个人天生就比较懒散,
喜欢过着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虽然,工作能带给我成就感,
也相对的带给我很大的压力。


小时候,每当老师问起我的志愿时,
我总是说想当“老师”,
其实,我心里是想说要当“古代的诗人”。
因为“古代诗人”的生活悠哉游哉,
闲来无事,
约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到处游山玩水,
灵感一来马上做出几首诗来,
多么羡慕这种生活,
多么向往啊!


还记得,当初我决定辞去工作
留在家照顾贝贝时,
心里觉得有点可惜和不捨,
放不下自己手上的工作和一些熟顾客。
话说是如此,
但是,我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没有了工作压力,
整颗心也就轻松了起来。


如今,要我出去外面打工,
真的很不习惯,
(毕竟两年的时间不算短,
我需要一些时间去适应)
所以,我正在积极的寻找一份
可以呆在家里赚钱的工作。
要是再找不到的话,
只好硬着头皮去打工了,
大的不吃,小的也要吃呀!



看来我的退休愿望不会那么快实现了,
最快也要等到二十年以后吧,
我父母终于熬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刻,
衷心地向他们说声:
“恭喜,你们终于可以享清福啦。”

2010年2月18日星期四

进去印度人的家


每当我教贝贝读英文课本时,
我总喜欢一边教读,
一边给她解释。
让她更了解书中的内容,
以便让她对读书更感兴趣。


有一天,她自己拿英文课本出来读,
然后向我解释说:“妈咪,你知道
They go into the house.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它是说他们进去印度人的家。”
我听了,忙说错,
这句说不是这个意思,
你误会了。
贝贝解释说: “into” 就是 “印度人” 的意思,
我说 “into” 是 “进去” 的意思,
这是英语,不是华语。


她听了之后,没反驳我,
只是一个人静静的在思考。
或许她还搞不清楚自己错在那里,
这也难怪她,
从小她就英语华语参杂着讲,
根本就分不清哪一句是英语,
哪一句是华语。


很多人都说 “马来西亚人是语言天才”,
这是事实,
我们 “马来西亚” 是个多言文化的国家,
种族多,方言也跟着多,
语言上的 “谐音” 也相对的比较多,
时常都会因为这样而闹出不少笑话来。


虽然,目前贝贝还是一头雾水,
不知道自己错在那里?
不管我怎么解释她还是听不懂,
唯有让她自己慢慢去摸索。

2010年2月7日星期日

四条虫


有一天,贝贝拿了一副画给我看, 她说:“妈咪,你看我多厉害,我画了我们一家人。” 我看了一眼说:“那一条条的哪像是人啊!像虫还差不多。”她急忙说:“对啊!我就是画虫啊!,爸爸是大虫,你是中虫,我和妹妹是小虫。”她一共画了四条。


这也怪不得她,因为我每次都叫她懒惰虫,我总是说:“爸爸是大虫,她是小虫。”没想到,在她的心目中,我也只不过是条虫。这只能说是我“自说自受”。


贝贝有点懒散,做起事来总是慢吞吞,像及她 -- 的 -- 贝爸。喂她吃饭最为头痛,一口饭她可以 -- 嚼 --上五分钟,曾经试过一碗饭吃上两小时,把我和贝爸给气坏了。


除了吃饭,早上叫她起床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任务。她很喜欢赖床,怎么叫,她都不肯睁开眼睛,口里直喊着:“我不够睡,我还想睡。” 要不是为了要上幼儿园,我才懒得叫醒她呢!晚上不舍得入睡,早上不舍得起床。


没办法啦!誰叫她是虫啊?“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儿被鸟吃。”身为虫的她怎敢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