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

Copyright@闲人闲语 StorytellerBlog

2010年5月27日星期四

财产

说到“财产”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和


“金钱,产业”划上等号。

也有不少人为了争夺“财产”而骨肉相残,

不顾亲情地反目成仇。

有的还闹上公堂,

让众人当笑柄,

说长道短的,

也不觉得难为情。

或许,这就是钱财的魅力之处吧!





“财产”分得不公平会引起儿女之间的公愤,

分得“财产”的儿女又未必懂得珍惜与感谢,

往往到手之后就一走了之,

只因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他们留下来的了。

钱分了,家也跟着分了,

最后,只剩下两个老古董。





“财产”除了是物资也可以是心灵比如“教育”,

我就已经分得了这类的“财产”,

“教育”没有人会和你争,

就算有,也无所谓啦,

它是不会被分薄的,

想要多少就尽管拿去吧!





我很高兴也很欣慰能接触到

《中华古典圣贤文化》,

我相信它能改变我的人生。





这就是我从爸爸手中接过来的“财产”。

我很想可以和妹妹们一起分享,

可惜没有人愿意,

或许,她们真的没时间,

不过,要是将来有一天她们需要时,

我很乐意大家一起分享。

2010年5月21日星期五

爱她,就要教她

大小姐四岁的生日礼物

话说,原本外婆是要买《电动摩多车》的,


后来,依我建议买了一架《脚踏车》给大小姐。

她可高兴了,

嚷着要自行踏脚车上学去。





为了安全起见,

我们惟有每天早上陪着他上幼儿园,

她踏脚车,我和贝爸则走路。

(简直是陪太子读书)





我们三人就这样的走了三天。

到了第四天,发觉她还是不懂得看路,

虽然,我每天都有教她,

但她还是喜欢踏在路中央,

叫她靠边踏,

不久又踏回路中央。





今天,正当我劝大小姐靠边踏时,

大小姐投诉路边地面凹凸不平会跌倒,

贝爸听后也赞成她踏出来,

反正来往的车辆不多。





这怎么行?

我劝说大路是让汽车行走的,

脚车理当靠边踏,

就算真的跌倒了,

也只是受点皮肉伤而已,

过几天就没事了。

倘若,一个不小心,

被汽车撞倒了,

那时就糟糕了。





你可知道贝爸怎么说吗?

他说:“别怕,汽车会看着你的。”

我被他气 -- 极-- 了,

万一,要是那糊涂司机没留意到呢?

谁吃亏?

当然是没有“一层铁皮”保护的我们啦!





我常说:“爱她,就要教她如何保护自己。”

别让她“任人鱼肉”,

自身的安危要自己来掌握,

何必让他人来掌控呢?

2010年5月15日星期六

你的孩子有读 《弟子规》 吗?

在我还未接触 <弟> 之前,


我还以为 <弟> 是给孩子读的呢?

因为走在街上常常会听到

妈妈们互相慰问有没让孩子读

<弟子规>?

<弟> 给与我的印象

只不过是一本 "古典经书" 而已,

现代妈妈为了让孩子早点认识字

才推孩子去读经书。





万万没想到 <弟> 是一本

从几百年前流传至今的

“中国古老家教书”,

(是古董噢!),

教的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如果能够学以致用,

他简直是一本 《万事通》。





当初,拿起经文来诵读时,

心里觉得这本书也太闷了吧?

字多不在话下,

内容又深奥,

就算读了也未必懂,

叫一个三,四岁的小孩怎么懂?

要他们怎么读?

怎么背啊?





其实,根本不必背书,

只要每天朗读一遍,

不出几个月,

自然而然的就会琅琅上口,

就像背歌词那样,

一点都不难。

(很神奇哦!大小姐也懂得背了,

虽然她还不认识字。)





孩子懂背书,

不代表懂道理哦!

所以,终结来说,

<弟> 应该是给父母读的,

家教顾名思义是由父母教育子女,

而不是让他们自己胡乱向外人学习。

应该由父母先去学习,

然后,以身作则来引导孩子,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





连自己都不懂事,

孩子又怎么会懂呢?

借镜

“17岁少年殴打母亲事件”,


就像一面镜子似的,

提醒了我,

倘若再不改掉自己的坏脾气,

将来或许会落得和她一样的下场。





一直以来,

我对大小贝贝们的道德,

品行都特别的重视,

希望将来她们能成为一位彬彬有礼,

无论去到那里都受欢迎的人。





可是,她们偏偏调皮的很,

又不懂礼貌,

完全不听教诲,

我都不知被她们气哭了多少次。





曾经,我对如何教育她们毫无对策,

于是,买了好几本

“如何教育孩子”的书来参考,

不看还好,看了更乱,

毕竟,各国都有自家的教育方法,

而且,各有千秋,

不知要跟随哪一个好?





就在这时后,幸运的我,

在爸爸的建议之下

让大小姐修读“弟子规”,

(这课程指定要父母亲和孩子一起修读,

称为“亲子共修班”),

我们母女俩一起读了一年,

还蛮见效的,

已经逐渐看到有所改善了。

真是谢天谢地,

呼!总算可以放下心头大石了。





更庆幸的是大小姐对

“弟子规”很感兴趣,

每个星期日都很乐意去上课。

(不过在前半年,每次上课之前都会先哭一场,

起初,我们误以为她不想上课,

原来她是要引起老师们的注意,

要老师过来安慰她,以便向老师撒娇。

经过对症下药后,她不再哭啦。)





就在这样的机缘下,

我接触了“弟子规”,

对我而言它简直是一本“宝典”

它可以解决世上所有的“问题”。

(无论是下至孩子,夫妻,亲朋戚友,职场,

商场,上至社会,国家等等。。。。。。。

一切奇难杂症,都可以药到病除。)

厉害吧?





别笑我说得太夸张,

倘若不信的话,

不妨你也亲身来验证一下吧。

2010年5月7日星期五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今天的一架《电动摩多车》,
能否换来明天的《一杯水》?
今天外婆付出的《关爱》,
能否换来明天的《关心》?



小时侯,爸爸,妈妈,公公,婆婆
无微不至的呵护着我们长大,
从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小草,
在一点一滴的辛劳和汗水的灌溉之下,
如今,我们已是粗枝大叶的大树了,
但是,可曾想过回报栽培之恩?
可曾用过自己那粗壮的身躯和茂盛的树叶
为他们遮风挡雨?




每个人都会有二十四孝父母,公公与婆婆,
但是,却很难找到一个二十四孝子孙。
以前,只有孩子 “孝顺” 父母,
为人父母者是 “被受孝顺”的。
现在,尊卑排次全都倒转啦,
辈分越 〈小〉 就越被 “重视”,
而辈分越 〈高〉 就越被 “忽视”。
以前,家有一老,如有 “一宝”,
现在是家有一老,如有 “一包袱”。




这年代,样样都讲求 “进化”,
孩子们也从 “二十四” 进化成 “三十六”,
这里指的是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套句广东话说:“跑得快,好世界”。




不晓得大小姐长大后,
是否还会记得外婆当年是如何的疼爱着她。
会不会也如外婆照顾她那样地奉养外婆。

2010年5月3日星期一

生日礼物

我家大小姐的生日快到了,
再过两个星期就四岁。


今年的生日礼物,
我妈妈也就是她外婆
想要送架《电动摩多车》給她。
我知道后很反对,
毕竟大小姐还小,
这份礼物也未免太过贵重了。


再说,我认为这架《电动摩多车》很不实用,
只能在家行走而已,
不适合外用,
倒不如买架《脚踏车》会比较耐用。


但是,她外婆和她爸爸却认为
我太不解人情了,
为何总是不依她的要求,
她喜欢什么,
就买什么给她好啦,
干什么要啰里啰唆的,
讨人厌!
又不是我出钱!


话不是这么说的,
这样做,
只会让大小姐不懂得珍惜身边的事与物,
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
自找上门来的不珍贵。


大小姐只不过说想要而已,
或许,再过一两天,
她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
唯独是外婆牢记在心里,
正是个二十四孝外婆。


我家大小姐呀,
她什么都想要,
什么都想买,
如果要一一的去满足她的话,
那么,我可就要----“破产”咯!